8/6/08

炒瘋

08北京奧運揭幕加上香港協辦奧運馬術賽,但最能令港人瘋狂的,不是場內的賽事,而是賽前發售的紀念鈔。從鈔到炒,這個夏天,全民狂熱。砵蘭街好旺角購物中心內,100多間殘舊蚊形舖組成全港最大錢幣郵票炒賣市場,正是風眼所在。炒家都說:「這裏就像股市,秒秒鐘幾十萬上落!」但這個月,全民只炒一隻股——奧運紀念鈔。
「跌咗!又跌咗!跌到180(每張)!你接唔接?你講!我即刻放晒畀你!」「你有幾多?」「200張!」「全部要晒!」奔跑,數錢,收貨……炒風,炒瘋。
燈光昏暗,人聲錯落。商場內,菜隨地放,媽媽在接貨,爸爸等出貨,幾個被丟下的孩子不做功課,圍在地板捉飛行棋。「呢排真係炒到癲。」說話的陸嘉瑋,11歲開始在這商場混,一直至今日。
11歲小六排隊炒郵票,16歲中五賺10萬元開舖,18歲炒執笠,兩星期後東山再起……「經我舖頭的奧運紀念鈔,交易額有500萬元左右。」今年22歲,已歷盡平凡人一生跌蕩,被稱為全港最年輕的郵票錢幣店老闆,同行笑說,他身家以千萬計。「我邊有咁多!」身邊圍一群中年漢,個個都說﹕「我哋都係跟佢搵食。」整個下午,他只負責坐在大夾萬前數銀紙。
坐在舖頭「匯寶閣」指揮,嘉瑋說﹕「我們這行人都好崇拜盧俊雄。」盧炒郵票起家,曾是廣州首富,1995年被《福布斯》(Forbes)列為中國富豪排行榜第13位。但1997年後,盧炒絕版女王頭郵票,加上種種失利,欠債過億,人間蒸發。
廣州神話破滅那年,毛小子陸嘉瑋才11歲。「爸爸帶我來(好旺角)參觀,有好多新奇的錢幣、郵票、古董,好得意,於是開始有興趣集郵。」這商場被內地集郵愛好者稱為國際級藏寶地,中華第一代清朝郵票、南極貨幣、奧運紀念鈔,無奇不有。老商戶大勝哥說﹕「CNN都來過,隨便一個可樂樽都賣萬幾元,第一期電視周刊賣過20幾萬元。」
之後,嘉瑋開始收錢替炒家排隊,「97年排女王頭郵票,50元一本,老闆10倍價錢收,轉手炒過千,那半年大浪,賺了好幾萬,交母親保管」。後來泡沫爆破,「全世界插水,每張只值幾元,才1年半便幾乎變廢紙,好多人唔掂。個市好靜,我少玩了。」01年中五畢業,16歲的嘉瑋賺夠10萬元,問過舊老闆意見,於是開舖。當時經濟低迷,嘉瑋以千多元租下好旺角2樓一間「淡舖」,以寄賣郵票為主。「交到租,每月賺萬一二,當上班囉。」03、04年,中國發行40萬套小版郵票,原價幾元,衝到廣州掃貨,「10幾元一張,6倍價錢賣出,又賺好幾萬,漸漸當股票玩,低買高賣,但真的很難把握賣貨時機」。貪心、誤判,加上市場風浪,一度令他玩完。
「小版初賣20元,眨眼升到100,未幾跌落70,以為升得番,大手掃入,點知由50跌到20,打回原形,蝕7萬幾。加上SARS,什麼也炒不起,索性執笠,點知後來升番……」混了11年,他仍摸不透這場遊戲。
舖頭執了,嘉瑋便跟爸爸到機場學做飛機工程,但兩星期下來,發現還是喜歡郵票,於是轉回本行。「得到一位『高人』支持,搭檔開舖,重新做起。」與記者說期間,他隨手又賣出3套「大套」奧運鈔(一套5款,包括35張相連號碼的20元紙幣),又要數銀紙,進帳4萬元。
06年又一個大浪,「1980年發行的『金猴』堪稱神話,那是中國首套生肖郵票,每個面值8分,炒到4000幾,一版80個,票面值6.4元,最高炒到40幾萬,即係原價6萬倍!」生意愈做愈大,蝕時,亦輸得大。「見到清朝古典郵票『紅印花』、『大龍郵票』每張由800元升到3000,一版又幾十萬,大手買入,結果每張跌落1200,又輸幾十萬。」
今年是北京奧運年,「總之有中國概念都有得炒,奧運鈔絕對是大浪!」昔日收錢排隊,今日請人排隊,嘉瑋成為報章裏的排隊黨負責人,樣子被打了格仔,令他很不滿﹕「排隊黨負責人又點?點解個樣要打格?」說時,又有客到。
「老闆,呢張「冧巴」(編號399399,稱為「double」的奧運鈔)收幾多?」「400。」「噚日明明話1000!咁海鮮,起碼600啦!」「呢度好多人等開飯。」「2500元3張得唔得?」「嘿,呢度有萬幾張,賣晒畀你好唔好?」糾纏15分鐘後,客仔回頭,「好啦好啦,1500元3張。你班人根本度控制市場!」「真正大莊喺內地,控制市場?你知唔知要幾多億?」
你有幾多身家?「唔係好多,同人夾份買,邊有千萬,今年才交幾萬元稅……」100呎的店裏,放置了過百套奧運紀念鈔,每套15,000元,還有過萬張「單張」,每張值200元,保守估計貨品總值近400萬元。舖內銀紙滿地,堆高如山,還未計櫥窗、夾萬裏的珍貴郵票。商場裏卻不見保安,不怕打劫?他指了指門外那些跟他「搵食」的中年漢,說:「出面班人全部都係保安,邊個敢打劫?」奧運鈔牽起全城炒賣熱,作為本地莊家,有什麼跟散戶說?「你以為『炒』就是買和賣?我玩清朝郵票,看遍書架上20幾本書,本本都是歷史,不然你怎知道價值何來?可以保值多久?只知道搵錢就排隊,眨眼又使晒,有什麼意思?」



離開匯寶閣,再往上走一層,只見一個瘦小男孩在古錢幣店前,敲了敲一枚「咸豐元寶」,叮……傾耳細聽,再用放大鏡盯古幣的字體審視。你看什麼?「聲音清脆代表沒有裂紋,字體可以分辨真假。」
什麼?原來咸豐年比同治年有較多款錢幣?「你回去看看歷史書先啦!咸豐打仗多,狂出錢幣……」咸豐年代,太平天國鯨吞半壁江山,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,清貨幣危機,其子繼位,史稱「同治中興」。男孩掏出300元買下元寶,翻開書包,還有幾百枚不同朝代的硬幣。小子,你叫什麼名字?幾歲?「阿Paul,14歲……」
近日炒風四起,排隊成為年輕人賺取第一桶金的契機,烈日下的人龍,滿眼是嘉瑋年少時的影子:有小學生說要賺幾百元買玩具,賣出紀念鈔的青少年,拿著大疊「大牛」笑說「好過做暑期工。」輕狂年華的嘉瑋卻有老成的忠告:「我奉勸他們(年輕人)賺到錢就好好儲起來,學好有興趣的東西,不然機會來到,也沒錢投資。」
文字:覃純健

No comments: